我院常务副院长徐毅特邀参加CHS2019博鳌·健康界峰会


由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指导,

健康界和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的

“中国医学创新大赛·人工智能暨

‘医健AI·漂亮50’发布会”

成功在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力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讲话内容,揭示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而人工智能作为信息化领域创新技术,市场热度持续升温,尤其是在医疗行业吸引了众多技术人才、医疗机构、行业企业,以及投资机构的眼球。

2019年4月27日,由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指导,健康界和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医学创新大赛·人工智能暨‘医健AI·漂亮50’发布会”成功在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东屿多功能厅B举行。作为CHS2019博鳌·健康界峰会一大亮点内容,该活动从线上到线下,聚集了医院管理者、行业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以及医疗机构和企业近万人的关注和参与。通过线上大众投票和两轮专家评分,评选出了十二个优秀项目在会议现场进行路演。本次会议旨在为医疗机构、企业、投资机构三方搭建最具创新力的医疗人工智能的交流对接平台。

本次会议特邀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张学高、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信息技术处副处长徐向东、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游茂、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AI与数字医疗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小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肖明朝以及约印医疗基金合伙人郑玉芬女士、国科嘉和投资经理钟靖先生等领导出席,由健康界总裁助理刘焕东女士主持会议。

张学高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各国越来越重视信息化的应用发展,特别是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多个国家发展战略优先考虑的因素之一,我国也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将人工智能列入“十三五”规划纲要,并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中国将在2030年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毫无疑问,人工智能将是今后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一环,而健康医疗领域也一直被视为是人工智能应用前景很广的一个领域,目前涉及了虚拟助理、医学影像、辅助诊疗、医学科研、医疗机器人、疾病预防预测、药物挖掘、健康管理、医院管理、康复管理等方面。张学高指出,人工智能对医疗领域的颠覆是全方位的,从医院角度,促使了医院从固定到移动、从近程到远程;从医生角度,通过改变医生诊疗方式,将医生从繁重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成为诊疗规则的制定者和治疗过程监督者;从药物研发角度,大大缩短了药物研发时间,降低研发成本;从患者角度,改善了患者就诊方式,让患者足不出户享受个性化精准治疗,同时享受更好的治疗体验。

张学高还强调,人工智能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基础学科研究、技术研发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陡的坡要爬,这需要广大的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精英企业联合起来共同研发出核心竞争力更强的技术产品。同时,针对本次会议,张学高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希望通过本次活动的举行,积极发挥其对医疗工作的积极作用,期待看到创新技术与医疗的深度融合,大力发挥人工智能在医疗各流程中的积极作用。

本次会议集结了十二个优质项目进行路演,其中包括了“自主学习型专科门诊信息系系统”“MedAI智能医药研究云平台”“基于人工智能的混合现实医疗影像数据的开发与应用”“人工智能在冠心病早筛早诊中的应用”“多瑞克人工智能医生辅助平台”“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解决方案”“VoxelCloud-Retina眼科全病种筛查解决方案”“基于人工智能的CDSS在单病种质量管理中的应用”“iPharma个体化用药系统”“智能放疗云平台”“TE风险评估与预警监控系统”“智能移动初诊”(排名不分先后顺序)。

结合十二个项目路演内容,嘉宾从产、学、研、用等方面进行了点评。游茂和徐毅分别指出,对于人工智能最为重要的一点是风险的评估,如何在产品设计和技术应用层面加上对风险的把控,是人工智能未来发展重要的一环。从研究的角度出发,人工智能除了技术风险以外,医疗安全的风险也是值得关注的。通过对有效数据的使用,保证医疗安全,提升预警能力。从学科角度,陈小平表示,成熟的人工智能应用绝不是来自于书本,而是来自剖析用户真正的需求,在医疗行业表现尤为突出,要了解医疗真正的需求,才能研发和制造应用性高、成熟度高的人工智能产品。人工智能在资本市场也是饱受热议,而钟靖表示投资人比较在意的是人工智能能否真正落地,而能把握住资本脉搏的,往往是技术创新、快速实践、应用性广的产品。

最后,从医疗机构的角度出发,肖明朝表示人工智能对医院管理、医学创新、医疗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程度有待加深。同时,还要加强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的融合,与医生的融合。作为资深投资人,郑玉芬强调,医学的精准性值得我们深思,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需能够有效的保证和提高医学的精准性。她提议,要给作为本次会议重要的环节,通过专家的评分,评选出“中国医学创新大赛·人工智能”获奖名单,名单下:

最后,主持人宣读入选“医健AI·漂亮50”名单。可以看出,医疗人工智能作为推动医学创新的“新动能”,在和医疗深度融合的同时,技术和理念的创新必不可少,健康界致力为医疗人工智能从业者搭建一个学术与技术并驱的交流共享平台。

让我们相约2020“中国医学创新大赛·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