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数字化时代,让99度的水沸腾只需这个“冠军计划”


在“后数字化”时代初见端倪的当下,新的经济秩序逐渐显现出来,推动着技术前进,不断推陈出新,财富的地图被我们手中的工具重新塑造。

12月20日,由《浙商》杂志社、中国冠军计划联合中国科学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科学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数字化合作论坛”上,聚集了中国数字化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与企业家,他们结合前沿科技与浙江省数字化实践,聚焦数字价值最大化及新增长,零距离观察领军浙商企业数字化的成长案例,共同讨论如何抓住新市场的巨大潜力。

在这场“只谈干货”的论坛上,中国科学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和中国冠军计划执委会分别发布了“中科数字冠军2019”与“中国冠军计划数字化产业内容”。拓实科研机构与浙商企业在高新科技产业转化新模式上的合作与探索。

作为一支重要的传统商业派系,浙商企业也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不断突破融合,迎来新一轮变革的关键关口。但仅有少数企业能真正地从中取得竞争优势。因此,一个创新环境更加良好、服务环境更加完善的商业生态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论坛现场,中国科学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在现场发布四大最新科技成果,其中包括:《视觉工业体系下的创新成果》《新一代人工智能“预警机群”》《I-WOP3.0紫冬版智慧信息处理平台》《构建认知型远程医疗系统》。这些重磅发布聚焦科技服务与产业服务,助力浙商企业探索积极创新的数字化发展长远战略与路径,力争成为真正的数字化冠军。 什么是数字化冠军?

浙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发地,也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是浙江省提出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第一年,数字经济正成为浙江经济发展新引擎,有力推进了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而那些在发展过程中,有坚定数字化愿景和价值主张,能够紧跟数字化变革,擅长新技术应用,且从中获益的企业,被称为“数字化冠军”。

“浙商要全面认识新时期在国家全面创新国家大政方针下,科技创新对各领域创新的引领和赋能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席刘新华在现场向广大浙商提出:目前正值改革开放40年总结经验与良好的机遇,破解浙江发展中存在的困局,还是在于科技创新、智能创新、文化创新,企业家也应该以专家的精神,务实高效,拿出智慧决策。

“慈星股份虽然是制造业但是我们在2012年上市时,净利润高达30%,原因就是我们使用的都是高端装备,实现了技术的突破。”慈星股份副总裁、慈星机器人公司董事长李立军透露,慈星股份是国内第一批电脑针织横机和电脑无缝内衣机的生产企业,同时也是电脑针织横机国家行业标准、首份电脑无缝内衣机国家行业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具备突出的自主创新技术优势。

慈星股份的发展路径显示,数字化冠军、数字化的方式具有深远而积极的创新性,远远超出单纯的自动化和网络化。

李立军分享说,他们一直和中科院自动化所在智能化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2014年公司开始投入大量资金研发如何把智能技术应用到传统制造中,至今已经成功转型成为制造服务商,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在于工业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三大技术的应用。

“慈星更多的是把智能技术应用到制造场景,而其中的关键技术是什么?”李立军在现场提出,一是机器视觉技术。“要让机器人自己知道干什么事情,首先得让它长眼睛,所以我们在这块作了大量的布局,我们集团已经投了4家不同的视觉公司,做工业应用不同场景,我们是华为的一级供应商,他们的生产线上有我们的视觉机器人检测手机划痕。”

李立军指出,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智能技术是力反馈,“协作机器人以感知力的存在,实现了人机共存。慈星目前形成了在电脑横机产业、工业机器人产业,智能仓库产业、自动成型线产业、自动对目缝合机产业、鞋面机产业、无缝内衣机产业等八大产业领域实现商业化。

AI前沿科技赋能浙商新方向

“结合中科院自动化所的技术与浙商奋斗不息的创业创新精神,我们推出了7大关键举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毅表示,浙商的灵魂就是务实,所以他今天的主题不谈虚的,接下来同事们发布的内容也都是干货。

作为全球人才最集聚的AI高地,中科院自动化所在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内容丰富的AI算法,已成为最强大的AI算法资源宝库。而中国科学院数字内容研究院是2013年经浙江省编办批准的地方事业机构,是中科院自动化所在浙江的一个产业枢纽平台和院地合作的重大创新载体。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中国科学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毅

徐毅提出,中科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构建首创的AI算法供应链体系,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的“浙商模式”,从算法工厂开始到算法库到算法商店到算法用户,从算法研发、产品转化、场景,对应的是需求。中科院自动化所将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研发的算法推向市场,通过在产业应用端的广泛扫描,为算法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发挥技术的产业应用价值。

一、深化研究,在中科院数字院开展人工智能产业研究课题,分析局势,预判未来,对标先进,深入探索AI产业化的规律与模式。

二、分享洞察,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发布《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与所有关心人工智能的各界朋友分享中科院最新的AI科技洞察。

三、科创培优,寻找集聚“有企业精神的科技精英”以及“有科技情怀的企业精英”,借鉴国内外经过成熟验证的领先模式,结合中科院自身特点,打造一个致力于培育优秀科创家的教育阵地。

四、筑巢引凤,加强软硬件基础,配备优质赋能资源,将更多的优秀科创家吸引到中科数字冠军计划平台上,激发前沿智慧。

五、完善体系,不断细化优化算法库与算法商店的运营管理体系,加速构建能够高效运作的发展规划、组织架构、流程制度、人才队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六、重点突破,依据资源准备度,选定若干方向,形成重点突破,发挥示范效应,初步锁定文化、医疗、安防、能源。

七、汇聚专家,通过项目合作、联盟合作、活动合作等方式汇聚各领域专家,增强对合作项目进行综合赋能的能力。

让99度的水沸腾起来

为了进一步拓实与浙商的战略合作,中国科学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和中国冠军计划执委会在现场分别发布了“中科数字冠军2019”与“中国冠军计划数字化产业内容”。

中国科学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

人工智能产业规划研究室主任李哲峰

“这是我们的试点工程,今天在这里正式启航。”中国科学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人工智能产业规划研究室主任李哲峰表示,“一开始我们想过叫中科数字明星计划,打造很多科技明星,但是冠军和明星是两回事,有很大的不同。冠军可以成为明星,但明星不一定成为冠军。”

该计划由中国科学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与“中国冠军计划”共同发起,并携手广大浙商群体,聚焦科技产业赋能,致力于推动实现“数字中国,浙商驱动”的历史使命。

据了解,“中科数字冠军计划”未来将全面拥抱广大浙商群体,聚焦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的高新科技这一智能时代前沿领域进行深度耕耘,探索高新科技产业转化新模式,打造科技研发与产业创新有序融合的新样板,成就更多的中国科技产业冠军。

“中国冠军计划不是一个集团公司,是一个以组织方式形成的第三方赋能平台,它有自身的以公司架构为主的执行体系。我们通过智库、政府、科技、商业资本五大赋能体系为政府的决策、项目推动、产业内容导入以及企业集群化的提升,提供我们的助力。”中国冠军计划执委会主席刘竹君详细介绍了“中国冠军计划数字化产业内容”落地的相应配套准备工作。“对于企业来说,我们在连续的产业操作过程当中去发现种子冠军,也用通俗话说烧到99度的水协同政府和外界资源一起加上关键一度,让它彻底沸腾起来。”

中国冠军计划数字化产业内容计划怎么做?刘竹君透露有三大类:第一是智慧引领,第二是内容IP化,第三是场景应用。即三大赋能:智库赋能、商业赋能和资本赋能。

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席刘新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毅,中国冠军计划执委会主席刘竹君,中科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特聘顾问、原温州市副市长王思爱,浙商传媒副总经理、《浙商》杂志社副总编辑余华,绍兴市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陈关正等嘉宾出席并共同启动“中科数字冠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