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维制作技术
1、服务于三维制作的应用型软件、插件和集成技术
目前,主流的三维制作软件(如Maya、3dsMax、Blender等)已经非常成熟,但由于是通用型软件,其功能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企业、每部具体的作品。
我们在通用三维软件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专门的应用型软件、插件,以服务具体作品、项目的创作和生产,大大丰富了原有软件平台的功能,在保证制作质量的基础上,大幅提高了制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专门应用型软件是为满足某一专门应用需求而编写的软件,它可以拓宽系统的应用领域,放大硬件的功能。插件(Plug-in,外挂)是一种遵循一定规范的应用程序接口编写的程序,用以实现原系统平台/应用软件平台所不具备的功能。
技术简介:
1)模型技术
基于高程数据的大场景建模技术,大场景植物建模系统,植物生长建模与可视化技术,高仿真模型及材质制作技术,自适应角色骨骼绑定。
2)动画调制技术
多刚体动力学技术,多柔体动力学技术,角色表情/动作复用与生成,真实肌肉快速生成技术,表情调整插件,角色汉语口型自动生成。
3)特效技术
群体动画与控制技术,高仿真布料模拟技术,高仿真毛发模拟技术,形变技术,火、烟雾粒子特效,流体特效,水墨特效,雪、雪崩特效。
4)检测技术
三维动画质量自动检测系统
5)无线传感动捕技术
制作优秀的三维动画影片,动作演出(动作调试)是一大关键,主要其中包括角色的身体动作与脸部表情的调整。动捕技术,简单讲就是捕获真实世界中的物体运动,并通过精确的数学描述保存下来,再应用于数字模型的技术。
我们开发的无线传感动作捕捉技术集成,采用自主研发的微型传感器人体运动捕获系统,依据动态系统理论采集两级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实时捕捉运动数据驱动三维模型。此外,在捕捉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捕捉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合成形成相关动作库数据,直接为动画制作及虚拟现实项目提供素材。
6)先进渲染技术
渲染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基于CPU的渲染、基于GPU的渲染、网络渲染、集群渲染等几个阶段。目前,在渲染领域主要的渲染方式是分布式并行集群渲染系统(俗称“渲染农场”),渲染农场是利用CPU、以太网和操作系统构建的具有近乎超级计算机计算能力的系统,它通过软硬件应用的高效结合,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和独特的蜂群架构,降低了对集中管理器的依赖程度,有效提高了可用性。
自适应骨骼绑定等先进三维制作技术
2、先进流程管理技术
现代CG影像生产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制作的流程复杂、工艺繁多。如何采用科学、高效且可复制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时间,最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结合合理的数字技术,创作出品质优良的动画作品,是动画生产管理者一直追求的目标。
管理也是生产力,近年来我们已经摸索出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工程制作管理流程和方法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漫制作协同工作平台。通过流程管理系统平台,有效地对动漫生产制作流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及相关资源进行管理,随时把握生产制作进程状态并及时做出正确决策。
这类平台为生产制作团队提供了统一的通信和协同功能,主要包括:个人信息管理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公共事务管理模块、动漫制作管理模块、项目管理模块、公共素材服务模块、文档资料管理模块、财务管理模块等。
在具体的内容生产制作管理模块中,包括:三维数据管理系统、三维制作项目管理系统、三维渲染服务管理系统、三维分镜管理系统、剧本协同平台管理系统等。
音乐可视化影片-化蝶
3、面向数字资源复用的数据平台技术
我们在长期的创作生产活动中制作了大批作品、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过程性文件和应用性技术,把这些素材、技术资源加以汇集、整理和提炼加工,可以在以后类似作品的创作生产中进行“复用”,这样将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我们积累的面向数字资源复用的数据平台,主要包括:
A、素材类库。如造型库、模型库、材质库等
B、表演类库。如动作库、表情库、口型库、动作捕捉数据库、虚拟摄像机运动库、分镜类型库等
C、插件类库。如各类效果插件库
宣传服务-奔驰汽车广告
二、合成影像技术
随着以视觉为主导的电影创作潮流的风行,现在即使是在由真人出演的实拍影片中,也会大量使用CG技术,通过先进合成技术创造各种影像奇观。例如,许多影视作品的内容及片中生物、场景完全是虚构的,现实中不存在的(如魔幻题材、科幻题材、鬼怪恐怖题材等);有些影视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在现实中可能存在,但不可能实际拍摄或达到某种特定效果(如爆炸、雪崩、跳楼等)。像这些都需要通过CG技术、先进影像合成技术来解决。随着CG技术、先进影像合成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影特效制作的速度以及质量都有了巨大的进步,成为电影产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之一,为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立体拍摄技术-现在很多影片都会同时推出3D立体版本,立体影像拍摄几乎已经成为标配。立体拍摄需要专业的技术设备,在画面构图、镜头语言也与传统电影有所不同,需要专门人员进行专门创作
生物数字复原-恐龙
三、先进影像技术的产业应用
1、视觉艺术的影像表现方面的应用
随着视觉文化社会的来临,人们越来越习惯于视觉化的表达,甚至倾向于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这为先进影像技术在相关艺术领域,以及人类生产生活领域的美学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先进影像技术将物质文化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延伸出使用性、审美性高度融合的多种行业应用。
1)电影业
三维动画电影《动物狂欢节》、《麋鹿王》、《兔子镇的火狐狸》分别于2007年,2009年,2011年连续三届获得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四届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华表奖。
三维电视动画《少年阿凡提》获得2013年国家五个一工程奖
2)主题娱乐业
2014年音乐可视化主题影片《化蝶》荣获“International3D/UHDFestival2013”国外组“杰出制作奖”
3)文化事业
传统艺术复原创新
水墨动画《鱼戏莲》2003年获得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图形制作优秀作品短片类一等奖;
水墨动画《源》2009年获得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图形制作最佳制作奖;
物质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4)宣传服务
广告与宣传影片
公益宣传片《跃动的群众文化生活》,广告片《奔驰汽车》
2、科学数据的仿真复原方面的应用
CG技术是现代先进影像技术的基础。CG技术最初诞生于科学数据、科学计算可视化研究,它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利用计算机产生那些让人易于理解、令人赏心悦目的真实感图形。先进影像技术让这些领域的应用更为深入和广泛,使得科学和各项应用技术拥有更为人性化、体验化的呈现。
1)可视化研究应用
科学可视化,如人体细胞内部线粒子结构;
可视化管理,如空港管理可视化平台。
2)设计业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房地产项目规划
3)医疗卫生
医学影像重建,如人体心脏、人体大脑
4)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
地理信息可视化,如地理地貌仿真复原重建,《吉隆沟》、《雅江》、《羌塘》。
5)生物学研究
生物数字复原,如珍惜动物仿真复原“斑头雁”,古生物仿真复原“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