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数字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新兴产业,是引领文化新供给、促进文化新消费的新型文化业态。“数字新文化”领域历来是我院的研发重点与专长所在,自动化所派驻我院的首批科学与艺术研发团队曾制作完成的电影《隐形的翅膀》、《动物狂欢节》、《麋鹿王》、《兔子镇的火狐狸》、《阿凡提》等,分别获得三届四项电影华表奖、两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提名、一届“五个一”工程奖和多项国际大奖,充分彰显了我院的的文化底蕴和技术实力。

        目前行业地位及研究成果:研究院聚焦数字演绎系统,利用实时渲染技术、舞台控制技术、后台控制技术、表情克隆技术、触力觉交互技术等,赋予虚拟角色以人的属性,使其成为虚拟演员,把游戏搬上舞台,实现了实时互动、实时渲染、实时输出,使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的互动达到高沉浸的效果,让观众成为表演的参与者。同时,依托自动化所国家863项目“高融合度增强现实技术及系统”以及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基于实时交互引擎的电影协同制作系统研发”积累了大量关键技术,拥有相关专利50余项。2017年已与自动化所共同成立“数字演绎”产业化公司,并荣获中国科学院成果转化团队二等奖,常务副院长徐毅、院长助理徐浩清及车臣武博士、石英博士等团队核心人员获个人二等奖。
        未来,医疗产业将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以数据密集、知识密集、智力密集为特征的医疗产业,是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沃土。
        “数字新医疗”是我院持续、深度研究的领域,我院依托自动化所及其合作的国家卫健委、美国City of Hope国家癌症医疗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北京海淀医院、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北京佑安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等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其自主研发的扁鹊智能远程医疗平台、灵境远程医疗机器人等,实现了异地数据采集、图像自动传输、远程医疗等虚拟医疗功能,有望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和辅助临床诊断的重要工具。
        浙江省政府在《浙江省人工智能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省级智能产业基地、高新产业集聚区等产业平台,积极推进智能安防、智能交通、智能环保、智能医疗等智慧应用行业,努力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引领区。
        在“数字新安防”领域,我院将引入自动化所袁飞博士领衔的“中科神探”团队。“中科神探”拥有顶尖的图像识别技术人才,曾研发的多模态识别系统可以对图像进行精准采集与识别,实现更实时、更精准、更有效的人像判断。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中科神探”的多模态识别技术就已经应用在首都天安门的防控摄像头上,确保了2008年奥运会的顺利开展。以“中科神探”图像识别技术团队为核心,借助政府的基建支持,依托自动化所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与语音识别技术,未来将共同研究搭建PaaS架构、面向行业聚类应用的新一代高附加值AI赋能平台——智慧型AI云引擎。
        浙江省作为习总书记“青山绿水”理论的发源地,肩负着以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为主,助推传统产业绿色升级,全面建设以保护环境、提高国民幸福感为宗旨的经济体系的重要使命,而新能源电池的循环利用可以有效促进区域产业绿色升级目标的实现。
        我院依托自动化所强大的数据采集、挖掘实力与自主研发的区块链技术,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可以有效搭建起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监控与管理的大数据平台。为进一步完善新能源循环利用的闭环体系,强化在梯次利用技术方面的专项科研实力,我院正与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旅美归国博士周逊伟先生进行战略合作洽谈,依托新能源梯次利用技术与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协同,共同构建废旧动力电池大数据中心与梯次利用中心,通过数据、技术、应用多元集成,实现对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最终形成技术衔接完善,业务链条完整的绿色“数字新能源”闭环生态。